春季,雨水绵绵,脾湿之气悄然困扰着我们的脾脏。此时,肝火旺盛,易伤脾胃,因此,养脾祛湿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,它能有效预防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产生。那么,惊蛰过后,我们该如何做好养脾祛湿的工作呢?其实,只需用心做好以下这4件小事,养脾去湿便能很快见成效。
其一,要做好春捂。春季气温多变,做好春捂是预防季节性疾病的关键。尤其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、高血压、肾脏疾病的慢性患者而言,切不可因气温稍升就急于脱掉厚衣。因为早晚温差大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血压波动,导致病情反复。抵抗力较弱、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注意保暖,避免因风寒感染而引发头痛感冒和呼吸道感染。春季还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,我们应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,并及时查出过敏原,做好防护,尽量不接触过敏原。每天早晚用温水洗鼻子,用毛巾热敷迎香穴,都能有效减少鼻炎发作。同时,要保持衣物透气干爽,选择柔软宽松的纯棉衣物。若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,可用温热的艾叶水清洗。
其二,做好饮食护理。春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少吃酸味食物,多吃甘味食物以助脾胃运行。山药、芹菜、柚子、豆芽和红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此外,还可选择具有辛香气味的调料和蔬菜。湿气较重的人群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肥腻生冷和甜食。春季还应注重养肝,对于肝气不舒、易发火的人群,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等都是舒缓肝郁的好帮手。
其三,适当进行运动。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。在运动时,我们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晨练时间不宜过早,应选择干爽的环境进行。尽量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太极拳和散步等。运动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,切不可盲目跟风做剧烈运动。
其四,对经络进行按摩。春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,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,多与朋友和家人交流,学会释放压力,排解内心的不畅。同时,我们还可以通过拍打来疏通经络,让身体更加健康。